登录 | 注册
中华湛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湛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湛氏家族起源发展及迁徙之研究(下) 已阅:2670 / 回复:0(楼主)

三、湛氏家族的迁徙历史路径
湛氏家族起源于“三皇五帝”的炎黄子孙的“四大家族”(夏、商、姬、姜),“五大姓氏”(姒姓、子姓、嬴姓、姬姓、姜姓)的后裔之一;“夏”族“姒”姓氏强大于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禹帝;“湛”氏家族独立于“斟灌氏国”;繁荣于汉朝统一合并于华夏民族,亦称大汉民族(汉族);昌盛于唐朝,大唐盛世称中国汉人为“唐人”流传至今。  
历史有据可查的湛氏家族迁徙之路径:夏族姒姓氏起源于三皇五帝诞辰的中原黄河流域——真传血脉发源于岷江源头禹里乡(今四川北川县“大禹故乡”)——大禹翻越蜀道天险去黄河治水有功——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今山西夏县)——独立于渤海之滨的夏朝诸侯列国之一“斟灌氏国”(今山东寿光)——逃避战乱迁徙于中原古应国犨县鱼齿山一带“湛水、湛城”(今河南宝丰、济源县)——因民不聊生,逃荒水灾迁徙,一路南下经商为生(至安徽徽州)发扬徽商文化——发迹于江西“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生意扩展到福建汀州府(今福建莆田)——传播中华文明落根于广东南蛮彝(今广东新塘)——冒险跨海勇闯天涯海角(今海南岛)——伴随郑和下西洋印度支那半岛古国(占城)而名扬四海;又因“湖广填四川”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新塘——南上长江洞庭湖畔湖南岳阳——顺江而上湖北麻城——直入天府之国四川(四川丰都,今属重庆)离当时“夏朝”万州封国(今重庆万州区)仅一步之遥。历史就是这么神奇,周而复始,落叶又归根。大禹的夏族姒姓湛氏家族就这样衍生子孙后代,迁徙华夏九州。
为什么说“落叶又归根”?这里不得不说“两次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南宋后期,因四川成为抗蒙古人的主战场,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战争中,到元初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四川在籍人数只有61万人,不及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的660万人的1/10,导致四川盆地大量田地荒芜无人耕种,这就为“湖广填四川”奠定了基本条件。故《史书》上有“1362年,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后,湖北战乱不休,带领20万湖广人,特别是麻城人陆续迁川”的记载。这就是“湖广填四川”的第一次开始。
根据历史考证:清代彭遵泗所写的四卷《蜀碧》记载了明末清初时期的张献忠屠杀四川的历史事件,使四川人口锐减。《明会要》卷五十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有“户262694,人口3102713,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就陡减至18090丁”。因此,发生了第二次有组织的“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潮。主要是湖南、湖北(即湖广行省)、广东(主要是客家人)、广西等省的居民迁居到四川各地。《明会要》:“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老川人,多半是湖广移民的后代”。《湛氏族谱》有云:“甘泉公讳若水,弘治进士,钦点翰林院,侍讲国子监,升祭酒,历任礼吏兵三部尚书。生子永洋永浩。甘泉公八十六岁游南岳讲议诗篇,汇为集,九十五岁卒,谥文简。永洋号东海,钦命江西临江府知府,生子应荣;永浩号东汉,钦赐员外郎。庠生应荣遂率子孙自广东增城菊坡亭迁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杆堰居住。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入川始祖湛应荣带领后人入川,见丰邑(今重庆丰都县)山青水秀,遂卜居丰邑西大山下(今丰都兴龙镇)白鹤湾处。究其来历,上有三星拱照,下有九龙捧圣,鹤有亿万,在古井山下有一吉泉焉。冬则气起,温暖可浴身心,夏则清凉泛涨,其流不涸,此入川始祖下马落业之地,故为蜀东丰都人。广置田产在西大山下,其地名下有三边十八垭,九岭十三湾……自大明人丁繁盛,传有千余户,田连阡陌。因甲申兵变,逃于四方,死于兵荒者,难以枚举。”
湛氏家族入川历经明清两朝: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至今中华民国、跨入新中国,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断迁徙和生衍繁息,延伸发展到西南四省(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南地区成为湛氏家族聚集人口最多的区域。
随着川军出川抗日,抗美援朝,抗美援越,解放大军北上南下,支持新疆建设兵团建设、大庆石油会战、鞍山钢铁建设、中川国际劳务输出、留学移民海内外等近代、现代历史移民运动的延续,湛氏家族遍布全球五大洲、四大洋,迁徙祖国大江南北,战斗在中国各条战线,在华夏大地生生不息,在世界各国奋斗不止!
至于湛氏家族的姓氏分支经过历史的变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由于中国传统习惯草书笔误,将“湛”误写成了“谌、堪、勘、椹、甚”等,“湛”通“谌、椹”,湛重(湛仲),又谌(shen)重(仲)。 《康熙字典》:“諶”本亦作“湛”。凡是与“湛”姓相近似的字,大体都是本家,也就不必争论了。另一种是认为“湛”字太繁琐,以致后人用“同音字”代替,也不足为奇地出现“战、站、占”,甚至于“詹、展、赞”等同音字也是情理之中。赋辞一首:“湛氏本是同根生,溯源何必去较真,夏禹姒姓斟灌国,皆是炎黄众子孙”,以此寄望全国湛氏宗亲兴旺发达,家和万事兴!

作者:709081836@qq.com (2015/2/5 16:25:06)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湛氏论坛  执行时间:201.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湛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